时间:2025-09-08 21:39:39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重庆讯(文/罗晓红)9月7日下午,以“书写历史传承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凌承纬新著《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读书分享会暨“中国抗战历史文献书房”揭牌仪式在北碚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国美术报社、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主办,重庆北碚新华书店、西南大学出版集团、九歌朗诵社承办,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给予学术支持。西南大学美术教授、画家陈航担任主持人。
活动现场,该书作者、美术史论家凌承纬教授围绕这部重磅之作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了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就版画艺术这一抗战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密码”进行了深入解读。
作为一位长期深耕于美术史论研究的著名学者,凌承纬曾出版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专著,如《四川新兴版画发展史》《现实主义之路》《现实主义的选择》《刀与笔的战斗》等。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美术发展历程,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深刻的理论见解。
《中国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是凌承纬数十年来对抗战美术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体现。书中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中国木刻研究会作为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发展的主轴,以重庆和桂林为重点,对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该书被认为系统梳理了这段重要的历史,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凌承纬介绍,抗战时期,以重庆为核心的大后方版画运动传承了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精神。大后方的版画家们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将中国传统版画的精华与西方版画艺术的长处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民族性和大众化的美术作品。同时,版画家们通过多样题材的创作以及举办各类国内外展览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现代版画的艺术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还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贡献了独特的文化力量。
活动现场,中国美术报社社长金新、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袁波、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会长蔡斐先后发言,高度肯定该书出版价值。金新指出,该书以丰富史料和深入研究展现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全貌,为中国美术史研究增添了重要一笔;袁波表示,书中版画作品既是艺术表达,也是抗战时期社会风貌与民众精神的生动写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后方文化活动的支持,对传承弘扬抗战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蔡斐认为,该书为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为本次读书会发来贺信,他指出,近年来,凌承纬和他的团队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的全过程,对若干重要领域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证,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空白,从而使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也发来贺词,他表示,抗战美术是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的重要篇章,由于历经当年的动荡和岁月的尘淹,许多原作不复存在,相关文献也沉落难寻,需要以抢救式的治学精神和方法钩沉稽检,研究阐述,以期形成抗战美术的全景图貌,再现抗战美术的整体华光。他期待本次读书会上学界方家集思、畅言,推动抗战美术研究事业不断进步,不断形成新的成果。
本次读书分享会还有两大亮点:一是木刻艺术家野夫、张清泉于八十多年前创作的《木刻运动歌》,在北碚新华书店实现全国首响,嘹亮雄浑的歌声唤醒这一尘封近世纪的文化瑰宝,让现场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抗战时期木刻艺术工作者的激情;二是北碚新华书店开设全国首个“抗战文献专题书房”,作为全国新华书店中唯一以抗战为主题的书房,未来将紧扣历史文化,深入发掘展现重庆抗战历史文化脉络,为重庆特色文化增添更多元素。(主办方供图)
文:罗晓红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