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31 09:19:40 来源:七一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镜头:少了表格的牵绊,巴南区南泉街道自由村村干部罗超乙有了更多时间走访群众。前不久,罗超乙在辖区走访时发现了部分独居老人居所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的问题。他当即与消防部门对接,及时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居民李婆婆说:“现在经常看到村干部到附近周围转,跟以前大不一样。”
以前是另一番光景。据了解,区级部门、街道挂在该村的各类办公室、工作室、站点牌子有12个。“挂的牌子多了,工作自然就多了。这些工作就包括填表格、写材料。”罗超乙说:“从前,村里基本上每天都要向上报表格,最多的一天要填写20多个表格,10多种类型,想去为群众多干点实事,也抽不开身。”
去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针对“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和高频报表问题继续开展集中整治,督促相关部门、镇街全覆盖查找在村社挂牌及要求村社上报表格情况,综合考虑实际需要、作用发挥等因素进行分类处置,针对长期未发挥作用的“僵尸”牌子、站点,立即撤销;针对效用不高、内容重复的站点、办公室等,按照“一室多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利用。
经过整治,自由村撤销站点、办公室4个,4个内容重复、事务差异不大的站点整合成2个,上报表格也从以前的27个精简至13个。
自由村的改变是该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缩影。截至目前,巴南区区级部门下沉到村、社区的示范点、办公室、工作平台已减少29种。同时,村社上报表格数量也进一步精简,精简率达44.1%。
为巩固拓展整治成效,该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新增站点、办公室,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确保“沉得下”“接得住”,坚决防止将工作下沉变为办公室下沉。针对表格填报,建立《巴南区报表工作清单》,并实行新增报表备案制度。区纪委监委还联合区委督查室、区委巡察办将挂牌和报表工作纳入日常监督内容,防止死灰复燃。
纵深:作风建设关键要常抓、真抓。总体看,“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但“病原体”尚未根除,纠治“四风”依然在路上。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
一方面盯住不放、精准施治,从讲政治的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做好减负工作的同时,深化治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盯住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加强对减负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75个,处理1654人,处分441人,通报曝光246起。
另一方面守住重要节点、紧盯重要领域,驰而不息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用好党风政风大数据平台,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坚决防范和查处公车私养、“不吃公款吃老板”等享乐奢靡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者从严查处;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重要内容,拿出过硬举措,结合日常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让勤俭节约成为新风尚;编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0问(第三辑)》,消除“模糊地带”。去年,全市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76个,处理1468人,处分610人。
群众的获得感最有说服力。“以前办理一个营业证,要跑好几次。”在南川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运营证的市民韦美中说,现在好了,扫一个二维码,需要什么材料,一目了然!“而且电话可以预约,还可以延时服务。”石柱县沙子镇青园村脱贫户谭地龙也有体会:“以前要办啥事,不容易找到村干部,现在变了,大家都主动上门服务。”
责任编辑:熊冬梅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