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中红网红色头条: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卫士,43个春夏秋冬见证伟人的常人情怀

时间:2020-5-31 10:42:25  来源:中红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红网北京2020年5月28日电(王伟)1933年,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当天,17岁的张耀祠持枪在门口站岗。下了岗哨后,他兴奋地对战友讲,“今天,我见到毛主席了。”张耀祠在回忆录里写道,“我1933年参加红军站的第一班哨,就在瑞金毛主席住所门口。”此后的43个春夏秋冬,他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保卫毛主席。

长征时,张耀祠跟随红8军团保卫局出发不久就参加到血战湘江战役中。1万多人打得只剩下1000余人,被分散到了其他军团,张耀祠被分到国家保卫局。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城,毛主席进城后到群众中讲演,张耀祠等警卫人员身着便衣,严密警戒四周。

1937年1月13日,张耀祠随中央机关到了延安。他回忆,“到1947年撤离,在陕北整整生活、工作、战斗了10年有余。”

1948年4月,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到阜平县城南庄,“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决定了很多大事。毛主席在饭前、饭后或工作累了,总要出去散散步。但到了城南庄后一直工作很紧张,连散步的时间也没有了。”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张耀祠记得:“11辆吉普车、10辆大卡车组成车队,向北平开进。走在前面的是汪东兴带路的吉普车,第二辆就是毛主席乘坐的中型吉普车。路上,毛主席兴致很高,对卫士们说:‘1947年3月18日,我们撤离延安。1948年3月22日,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向华北进军。今天是1949年3月23日,与1948年3月22日只差1天,我们又向北平前进了。三年3次大的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的3月份应该是解放全中国了。等全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

张耀祠说:“进了北京城后,我就基本上跟着毛主席转了,无论在中南海或外出,都跟着他转。”1953年4月,张耀祠先后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他职责是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共中央,负责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对中南海的每处环境、每个哨位,他都了如指掌。

当了中央警卫团团长的张耀祠还是习惯于陪在毛主席的身边,主席入睡,他就睡在毛主席的门前。警卫王明富回忆:即使他手下有兵有人可以派遣,他还是习惯于**守护在主席的身边,默默守护领袖的安全,等主席工作结束就寝以后,他就在门口凑合一夜。

1955年初,毛主席要中央警卫团一中队战士轮流回乡探亲搞农村调查。毛主席说“今后你们就三项工作:一个是保卫工作;一个是学文化;再加一个调查工作,以看家为名回去搞调查工作,你们为中央做点事,我通过你们和群众接触,你们要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实地反映上来。”毛主席为大家亲笔写了《出差守则》。根据毛主席指示,一中队派出200余人次,调查了23个省的部分农村和8个城市的部分人士。调查报告都直接送给毛主席本人,大家都感到这是一生最光荣的事。

张耀祠说:主席吃菜很简单,每餐不离的是辣椒。夏天爱吃野菜马齿苋。他还爱吃武昌鱼,爱喝茶,对龙井茶特别喜爱。不喜欢喝牛奶,不喝酒,也不大喜欢吃水果。1970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夫人访华,送了几筐菲律宾新鲜的芒果。张耀祠怕放时间已久腐烂,请示如何处理,最后按主席说的送给了大师傅、警卫和护士。

毛主席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每次外出视察,张耀祠都要为他带上几箱子书。此外,他还根据主席的需要在当地替他借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庐山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张耀祠为主席借书的记录。

张耀祠说:“在我跟随毛主席的岁月里,他的工作精神、学习劲头都使我非常感动。他在百忙之余还孜孜不倦地看大量材料,审批党政军报送的文件,读书看报。战争年代是这样,和平建设时期更是见缝插针,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他说,“他读古书是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批判地继承其中大量积累的民族智慧和治国经验。许多书他都看了好几遍,作了不少标记和批注。《资治通鉴》他读了20多遍。”

张耀祠说:“主席卧室床上1/3放的是书。会客厅、厕所到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厕所里放着由他自己选定的书籍和铅笔。他每天除了工作、睡觉外,其余时间抓紧看书学习。一年到头从不休息,生了病还坚持看书学习,他认为看书就是休息。”书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常常手不离书,躺在床上要看书,吃饭要看报,上厕所要看书。书,是主席的须臾不可缺的心爱之物。

工作之余主席喜欢爬山。他爬山全凭兴之所至,这给警卫工作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张耀祠便安排前锋、后卫,全方位保障毛泽东的安全。有一次在杭州爬山,为了他的安全,张耀祠曾给他戴墨镜和戴口罩,主席很不高兴。他身材高大,无论怎么化装,总是被人认出来。后来,他索性就本色在山间自由漫游。

主席有专列,配备8341部队全副武装战士100多名,由张耀祠指挥。

1970年庐山会议,主席的办公地点和住宿区之间有一段距离,他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大半夜往回走。夏天的庐山空气湿度大,时常形成浓浓大雾,公路一侧是陡峭崖壁,给行车安全带来困难。张耀祠让战士手提马灯分列在公路两边,这些“人工路灯”指引着主席轿车前行。

1972年5月,李讷生了孩子,又雇了个保姆,经济拮据。李讷将她的困难向张耀祠说了,请他跟主席说说。张耀祠如实地报告。主席问张耀祠给多少钱合适呢?张耀祠卯着劲说:“给8000元吧。”毛泽东想了一想说:“江青、贺子珍、李敏、李讷每人给8000元,平均吧。”于是,分别给这4人每人8000元。正在治病的贺子珍说公家报销药费,她不收。并说,“谢谢主席对我的关心。”经张耀祠做工作,她把钱收下了。出院时,自费药用了3000多元,剩下的4000多元退给了毛泽东,并一再表示感谢。江青见到这笔钱时毫不客气收下。

《张耀祠回忆录》书中回忆8341部队的组建过程。1953年6月9日,以中央警卫师一团为基础,又从别的部队选调了一部分。新组建的中央警卫团按编制序列,代号为8341部队。不用中央警卫团的番号对外,以利保密。在中南海团部召开了干部会议,张耀祠宣布了中央警卫团的成立。毛主席活了83岁,从遵义会议到去世执政41年,这纯粹是一个历史巧合,绝不是什么老道的占卦。


中央警卫团有“五个忠于”: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内卫是8341部队一中队,在这支卫队的保护下,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政治事故。他们随主席到地方巡视,8341部队与地方警卫部队打篮球总是赢。主席不高兴了,说:“到了地方,人家热情接待你,不要老想赢人家。要讲友谊、讲团结嘛。”

张耀祠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都是在这位世纪伟人身边度过的,他对主席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感。八旬的主席仍像个不服输的青年,曾和张耀祠比手劲掰手腕。“我看他很兴奋。我摆出一副较量的架势,但有意让他赢。他一开始就使劲压住我的右手,我说:主席,你的手劲真大,我比不过你。他哈哈大笑,兴致很高。”这时候,张耀祠已经不把他当作领袖看了。

张耀祠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一个人,43个春秋,他见证了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中,主席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是伟人,也是常人;像是一位慈父、一位有些天真任性的兄长,更是一位和善的垂暮老人。

张耀祠的家里显要位置都摆放着主席的塑像,每个房间都悬挂着主席的画像。他把他的经历写成了《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毛主席逝世,让他肝肠寸断。后来,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指名批评了张耀祠。不久,张耀祠被调离北京,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从此淡出政治视野,在这个岗位上度过余生。

2010年10月30日,张耀祠对儿女说想回于都老家看看。刚到南昌,突发心脏病逝世,走完了自己95年与众不同的人生旅途。

张耀祠,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审核:薛成毅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