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魏德泮:实力的展现 文化的共鸣——赏周深福州演唱会限定曲目《水中间》

时间:2025-10-30 18:21:55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周深2025“深深的”巡回演唱会福州站在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上演,他演唱的当晚限定曲目——福州方言歌曲《水中间》获得满堂喝彩。演出结束不到24小时,抖音上带有“周深水中间”话题的短视频数量便呈几何级数增长,无数个由粉丝和观众拍摄的“现场直拍”版本,共同拼接成了这首歌曲在网络上的盛大回响。演出后三四天,现场视频片段迅速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形成“刷屏”之势,不仅在粉丝圈内流传,更成功“破圈”,引发众多音乐博主、文化类账号乃至福州本地媒体的自发转载和热议。这首歌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强烈的文化共鸣呢?

福州方言歌曲《水中间》歌词短小简洁,仅有12句:“我其头靠着你肩膀,像小鸟泊在大树上,我其头靠着你肩膀,像明月贴着高山梁。我其头靠着你肩膀,知心话轻轻对你讲,我其头靠着你肩膀,真像做好梦很安详。坐近近,靠靠拢,让**在你肩膀,故乡夜晚很安静,明月高山在水中间。”歌词描绘了一对男女青年,在明月高照的宁静夜晚,于故乡公园波光莹莹的湖边,一起坐在绿荫树下的长凳上,姑娘把头靠在小伙子肩膀上,他们轻轻地说着知心话,享受爱情的甜蜜与幸福的时光。歌词以“小鸟泊在大树上”“明月贴着高山梁”比喻姑娘依偎在小伙子肩上,十分贴切;“明月高山在水中间”则勾勒出他们美丽的剪影,由此营造出美丽的意境,展现出当代年轻人幸福的模样。

周深在福州站演唱的《水中间》,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这从网络视频的评论区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人留言:“我是福州人,我不喜欢讲福州话,觉得福州话老人味很重,听完周深唱的我才知道福州话这么好听。”也有人感叹:“福州话居然可以这么温柔。”的确,周深唱的《水中间》提高了人们对福州话的审美感知,不仅显得温柔,而且显得优雅。他把方言与流行歌曲相融合,既体现地方特色,又迎合流行趋向,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互联网范围内呈现不断传播、扩散的趋势。

在这场演唱会中,周深把福州方言歌曲《水中间》作为限定曲目。限定曲目就是特定时空的“限量款”,意味着这首歌曲“只在特定的某场或某几场演唱会中演唱”,在其他场次是听不到的。周深在福州用福州话演唱,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致敬和融入。这种“量身定制”的表演,极大地增强了现场的亲切感、归属感和惊喜感,让本地歌迷感到格外被尊重与珍视。这一举动向当地歌迷和广大观众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尊重并热爱你们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尊重”远比简单的商业问候更能打动人心,极大地巩固了他“温暖、真诚、尊重传统”的公众形象。可以说,“限定曲目”是艺术家送给特定城市和那场观众的专属礼物,是让一场演出从“精彩”升华为 “难忘且不可替代” 的关键要素之一。

周深团队对福州演唱会及《水中间》的策划,是一次从“心”出发的战略安排。它成功地将一场流行演唱会,打造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其精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策略上,实现了从“娱乐产品”到“文化礼物”的定位跃迁;执行上,抓住了“方言”这一核心文化符号,并通过极致的真诚和专业的艺术表现将其夯实;传播上,精准预设了能够激发全民共情和二次创作的情感共鸣点。

最终,它实现的不仅是“好听”,更是一种“走心”的深度连接,让周深不仅作为一位歌手,更作为一名“文化共鸣者”的形象,深深印刻在福州乃至更广泛受众的心中。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魏德泮(伍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一级作曲,《词刊》编委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