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7 10:35:47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作者 武辉夏)1994年,我五十岁时的某一天,同重庆日报总编室的张学文一道去拜访名老中医贺嘉寅先生。
谈到贺老,他的历史很不简单,这个故事得从七星岗菩提金刚塔的由来说起。
(贺嘉寅)
上世纪二十年代,重庆人口与工商业几乎全部集中在原来古城范围的下半城(陕西街到朝天门一带),一面当陆,三面靠江,通远门是唯一陆路通道。1929年,国民政府第一任市长潘文华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山城建设,决定修一条通远门到上清寺的马路。为此,必须要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迁坟行动。
(潘文华)
然而,老百姓认为:潘市长修路挖坟,破棺露骨,冒犯神灵,一时传闻闹鬼。为安抚民心,潘文华便请藏传佛教洛那活佛来重庆指导,在七星岗纯阳洞附近建造一座菩提金刚塔,超度死者,让生者永得安宁。贺嘉寅因而拜诺那活佛,成为关门弟子,号伽因老人,一时传为佳话。
(诺那呼图克图活佛)
(菩提金刚塔)
贺嘉寅又是当时改为重庆直辖市后第一任市长贺国光的堂弟,他弃官从医,建《蓻蘭医舍》,自谓医馆馆主,悬壸济世半个多世纪,被誉为重庆八大名老中医之一。贺老是重庆佛教界居士名人,是大成就者,为人低调,谦和慈悲。2004年往生后葬于梁平双桂堂。
我和学文慕名拜访,那一天,风和日丽,我俩步行到七星岗《蓻蘭医舍》叩门请见。贺老中医鹤发童颜,满脸春风,一握手,我感觉如握空气。我们是第一次见面,还没有坐定,贺老就对我说:“武先生,你今后的人生就是八个字:名大于权,贵倍于富。”
我问怎讲?贺老说:“你不是没有权,而是今后的名气大于权;你不是一个很富有的人;然而,你今后肯定是一位高贵的人,所以贵倍于富”。
(“名大于权,贵倍于富。”
——嘉寅手书于1994年)
我甚为惊讶,学文也好生奇怪。我俩来时,我并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是一位画画的人,他怎么会说到名气二字呢?神了,后来才得知贺老中医懂摸骨相术,才释然得解,甚为佩服。三十几年过去了,似乎也已印证此说。
认识了贺老中医之后,他的人品,学识让我非常崇拜。便和学文经常去他的医馆讨教。通过贺老,我们又结识了罗汉寺方丈竺霞法师,便也随贺老去罗汉寺品茶参佛,香烟不绝。贺老和竺霞是佛门缘友,但是,每次见面,他俩品茶却很少聊天,甚至无语,我和学文也不知何故,这俩位高人难道在用眼神腹语参禅不是?屡屡思及,一直未得其解。
(罗汉寺)
昨日,张学文来画馆品茶聊天,又谈起了此事。我俩如今皆已是七十左右的人了,人生经历多了,学问也增加了不少,至今才似乎在冥想闲谈中略知一二机关。
大音希声,无言即为大道。心通,何必多谈,心会,自在彼此通透。
两位高士已仙逝多年,然而,留给我们的禅意佛境却至今难以忘怀,人生永念!
武辉夏2020.7
(武辉夏五十岁照片)
一段往事
文/张学文
辉夏经常说要写一篇纪念贺嘉寅先生的文章,一晃三十多年了,前段时间我到武辉夏画馆品茶聊天,聊到他和我当时一起拜访《蓻蘭医舍》的情境,恍如昨日。
今天看到辉夏的文章,非常真实地讲述了我俩和贺老中医的那段至今难以忘怀的故事。
记得是陆老师带我俩去的,在七星岗老邮局侧一个巷子深处。陆老师和贺老两家是世交,又是同僚,贺老的堂兄贺国光作侍卫室主任时,陆老师父亲是副主任,交情很深的。经他介绍,贺老热情欢迎,谈笑风生,似乎同我们早已熟悉,握手寒喧,贺老当即就送了八个字给辉夏,辉夏便请贺老手书相赠,贺老欣然命笔写下了八个字:
名大于权,贵倍于富。
辉夏这时才告诉自己是个画家,将自己的画鹤拿出来请指教一二,贺老看了,连说:"画得好,画得好,有仙气"!
经陆老师介绍,又听贺老漫谈身世和与诺那活佛的一些故事,其中也穿插了他和很多民国人物的传闻故事,非常有趣而且又很有禅意。
每次去《蓻蘭医舍》受教获益多多,每次离开时,都听到贺老笑咪咪的说:"慢走,有空又来耍哈"。
张学文2020.8
(武辉夏,张学文)
作者:武辉夏
实习:贺海军
编辑:薛成毅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