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5 14:53:09 来源:吕继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讯(作者吕继光)1955年高小毕业的吕玉兰,任东留善固农业合作社铁球社社长后,通过实干,认识到,只有科学种田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摆脱贫穷落后吃国家救济粮的状态。并认识到要防风固沙、治沙,才能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改善制止土壤沙化。村北是一片上千亩穷沙窝。春天刮风沙满天,夏秋雨水把地淹,收沙收水不收粮,一年两头过欠年,在沙地种植庄稼,农民收获的还不够一年口粮吃饭。沙地不养家,不怕种,只怕刮,只要神仙不下凡,累死也白搭。
(吕玉兰自力更生没花一分钱育好的树苗)
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只有多植树,才能防风固沙改造沙荒。当时,16岁的女社长,要组织起全体社员男劳力参加植树,阻力大。于是,吕玉兰靠发动邻家的姐妹,侄女,年轻婶子嫂子侄媳妇,姐们们追求自立自强,容易接受吕玉兰的号召。,从她们入手,先组成二十多人女子植树造林先锋队。再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她们家的父亲兄弟丈夫,全体男劳力积极参与进来,团结组成全民的植树造林队,形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凝聚起全村人的力量,冬季农闲热火朝天地奋战在沙滩上,植树造林,形成共识。自力更生,奋斗三年,育苗植树,种植了近千亩林带和果树园。因此,吕玉兰1956—1957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劳模省级劳模,195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月,又被评为山东省劳模,三八红旗手,聊城地区妇联先进分子,当选执行委员会执委。2月,当选东留善固村党支部书记。3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发言。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1960年3月全国三八红旗手,青年代表与吕玉兰交流经验)
1963年华北地区洪水泛滥,冲走了东留善固吕玉兰带领广大村民辛辛苦苦种植的林带果园近900多亩。灾难年前不退缩。吕玉兰又带领大家重新规划。采用网格式防护林,防风。地势高的沙地,种植果树。苹果树、桃树、梨树、核桃树、枣树、葡萄等果树种类。地势高低缓冲的坡地种植杨树、洋槐树做防风林带;地势低的洼地种灌木,紫荆槐和桑树,编织盛果实紫荆槐篓子,制作桑树木叉。到1964年,共植树一百多万棵,形成长达八里地的绿色防护林带。随着树苗长大,锁固风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直至被完全锁住。再看村北,果树成行成方成片,春天桃花梨花苹果花相继开放,天上鸟儿飞翔,布谷高唱,真是鸟语花香。夏天果实挂满枝头,绿茵成片。风沙挡住,村里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沙荒地得到有效的遏制。吕玉兰带领大家苦干实干精神,取得成效和骄人成绩。
吕玉兰坚定植树造林,取得成效成绩,与重视尊重科技人才密切相关。
县林业局技术干部张茂昌指导村民植树期间休息时合影留念。
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张茂昌、王季云等深得吕玉兰的信赖,尊重。他们长期驻村指导,全力支持东留善固林业种植发展。吃住在农户,干活在一起。并将专业技术和知识,手把手,传帮带村里了一批林业技术骨干,培养他们成了东留善固林业队的技术员:吕玉莲、吕廷怀、吕廷林、刘玉琴等。还经常提供外出培训学习,取经的机会。
后来又引进了学兽医专业大学生,专家王志泰,植棉专家高老师等等。他们都为东留善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林牧业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吕玉兰带领广大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注重科技力量的支持作用。在林业,农业上取得突出成绩。1965年,河北省主管农林水利工作的省长闫达开(见下图)来东留善固检查指导工作。得到省委领导充分肯定和鼓励。之后,东留善固人民的干劲更大,把整个村北,半个村子的土地,沙荒地全部绿化覆盖。七十年代环境最好,达到之前最高峰。
感谢怀念带头人,好书记好榜样吕玉兰!
审核:薛成毅